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台灣的能源政策何去何從?



20050330

台灣的能源政策何去何從?                                                  作者:賴偉傑

試著想像:我們住家陽台或後院,可能裝設有一套1-7 kW發電系統,採小型瓦斯發電或太陽電池發電,自給自足,有多餘發電時則轉賣給電力公司以供應附近用戶,如果發電不足則向電力公司買入。在夏天直接用太陽光熱或室內熱氣提供熱驅動式冷氣機以供應冷氣,冬天則用來供給熱水。而其他應用(如工業加熱應用),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可高達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以上。在緊急狀況時,每一家庭仍可維持獨立發電不受影響。而汽車用的是氫能源燃料電池,不再產生廢氣,甚至停在停車場時,千百部車都能像個可移動的機動小電廠,把電透過電力網路鏈節點直接上傳,而傳輸線運用的是常溫超導體,不會有電力耗損的問題。



這個想像真實嗎?或者這是唯一的想像嗎?我們並不能確定,但是到那個時候,關於能源的使用原則,一定是要符合:不能產生溫室效應氣體、不要有人因為能源開發而受害、不再有核廢料產生這些原則,卻是無庸置疑的。而這些事情不會在那一年一夕之間才達到或改變,而是需要現在就開始調整方向,才能一步步的往對的方向邁進。而這些方向已經是全球能源界的共識,差別只在這個激烈的競爭誰走會前頭。



綠色能源與虛擬電廠



如果你的住家樓下是自助餐店或是麥當勞,你一定對它炒菜或炸薯條排出的油煙味和熱氣感到深惡痛絕,但如將熱能回收,可能成為替社區溫水游泳池加熱的熱源;貨輪載滿液化天然氣進港,當要從低溫把它轉為常溫下的氣態天然瓦斯,這過程是一種吸熱反應的效果,正好是港口新鮮魚貨保鮮冷凍時最好的冷凍劑;據說以前還沒有發明冰箱前,人們生活的智慧是把食物放在吊桶中,放進深井內,以防東西腐敗。



你將發覺能量無所不在,而且多的是我們根本就在不知不覺中忽略、甚至幾乎忘了他們的存在。當然由於電的可傳輸性與安全性,因此各種能源的形式,最後幾乎都轉化成為電能,再由電能供給各種日常生活所需,也因此我們已經習慣了把「有沒有電」當作「有沒有能源」。然而能量的轉變,蘊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們如果用各種能量的轉換角度來看,能量轉換過程中「提高效率,減少耗損」,其實反而就是一種新得的量來源。



但你一定很習慣這樣的新聞,台電公司2003/7/16的新聞稿:「今(16)日下午台北市出現攝氏37.6度高溫,下午一時至二時間,全台一小時平均最高用電量達2,846萬瓩,再創新高。台電表示,今天系統淨尖峰供電能力為3,038萬瓩,最高瞬間負載為2,875萬瓩(134039秒),備轉容量163萬瓩。近來氣候持續呈現高溫,預估用電量將維持高檔狀態,台電公司除特別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國家電力建設外,並請國人節約冷氣用電



你是否不知不覺接收且接受了下列訊息?用電吃緊請大家節約冷氣用電、台灣還是可能會缺電、而且要吹冷氣就不要反對蓋電廠。但其實這則新聞傳達了一些訊息和現象,更值得進一步解讀:



1.創新高的瞬間負載為2,875萬瓩,是發生在下午13:40:39那一秒,而不是整天。台灣的用電在一天內的落差是很大的,在白天尖峰與晚上離峰用電比是3 2,也就是說如果白天的尖峰時有百分之十的備用容量,到了晚上離峰時刻就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備用容量,換算來講白天跟晚上的預留備用的電量差距是將近四座核四廠的發電量。所以電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利用不同的誘因來引導客戶避開尖峰用電時刻,是電力負載管理的重要課題。



2.固然冷氣節約是我們「用電」時該做的事,但是我們所用的電是經過「發、輸、配、送」四個階段才為我們所「用」,大家關心的通常只是「發電」,甚至是「發電廠」的部分,但其從電廠發電、輸電、配電、送電的「效能」、「耗損」和「管理」,才是大有可為的關鍵,而且耗損到底是5%10%20%?還是30%?耗損在那裡?可以怎麼改進?好像從來也沒搞清楚,就急著要一直蓋硬體、蓋新的電廠,似乎本末倒置。相反的改善這些耗損,不就好像等於蓋了「虛擬電廠」。



3.狹隘的「電力事業」的觀念,讓現在要台灣社會大眾支持的的電力建設只變成支持蓋電廠、架電塔、蓋變電所、拉電線,有沒有可能轉變成以效能、管理、彈性電價、新能源、節能為整合導向的「電力服務產業」?



因此在探討台灣的電力或能源政策的時候,就不應只是何種發電的爭議,而是一個在很多真相被完整告知的情況下,社會全體的選擇,德國社會也有這些爭議,但他們的考量過程,非常成熟而具啟發性。以德國為例,他們面臨的是:



1.必須解決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因為要考量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有兩個選擇減少,一個是核能,一個是再生能源與節能產業,但他們發現這兩種不但不能並存,而且有嚴重的互斥性,因為一種是集中型大供電系統,必須周邊配套的是更多的大型輸配線路,這些投資,和智慧型電表更新、市電併聯、區域電力網絡等的佈局,以及以分散式為主的再生能與節能產業是完全不同的。



2.攻佔再生能源的市場;這兩種互斥的選擇中,他們認為發展再生能源與節能產業是傳統產業提升與科技產業結合的明日之星,且能為德國產業能增加更多就業的機會。就德國的經驗而言,核能發電工業只能提供37,700個工作機會,但總計以再生能源的發電方式,如風力、潮汐、太陽能、沼氣等,以及節能產業,將在未來的就業市場提供約20萬個工作機會。



所以最後2000年德國的能源政策是在「多元能源產業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基調下,達成能源政策的共識。



那台灣的能源政策何去何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